以書為媒 重讀2022
在走走停停中,2022年終于畫上了句號。在2022年的最后一個月,我們迎來了疫情終局之戰,從嚴防死守到精準防控,再到動態清零,最后逐步放開。當我們站在2023年回望過去的2022年乃至疫情防控的這三年,我們會給這三年留下一個怎樣的印象?又會給自己做出一個怎樣的評價?
可曾記得疫情之前的那些日子嗎? 2019年,忘不了天安門廣場上70響禮炮響徹寰宇的鳴放聲,建國70周年慶典舉國同慶、振奮人心;B站首屆跨年晚會-2019最后的夜,在《魔獸世界》的舞曲中帶來了一場二次元的狂歡;還有“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的《流浪地球》;那時候口罩最常見的地方還是在醫院,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沒有一米線;預算足夠,做好攻略,背上行囊,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突如其來的新冠打破了新年的熱鬧與祥和,從此在這三年里,核酸檢測和查看行程碼成了常態,口罩成了出門必備,一米線成了公共場所的一道另類的風景線,一場出行伴隨著感染的風險和隔離期的時間成本,讓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成了奢望。
新冠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已無需贅述,高產作家東野圭吾的新作《無名之町》也帶來了一位后疫情時代的新偵探神尾武史。記不清楚是因為什么原因開始入坑東野圭吾的小說,是因為《白夜行》里亮司對雪穗那奮不顧身的愛?是因為《幻夜》里新海美冬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毒辣?是因為《秘密》里天馬行空的構思?是因為《解憂雜貨鋪》讓我看到了人性那善意的一面?是因為湯川教授演繹出的理科學美學?抑或是因為加賀恭一郎上班時間摸魚卻屢屢失敗吃不到鯛魚燒的那一份無奈?
抗擊疫情這三年,讓我領略到了我們每個中國人身上的家國情懷。中華民族的歷史綿延千年以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近代以來實現民族復興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居功至偉。正是這種家國情懷在這三年“抗疫戰爭”中發揮出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了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偉大力量。從“武漢保衛戰”到全民抗疫“動態清零”再到最后常態化放開,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社區工作人員、公安干警、下層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作為疫情中的“逆行者”為我們這三年的抗疫生活平添了陣陣暖意。
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的強大,我們的每一個小家才能幸福。每當夜色降臨,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回到家中。燈火闌珊之中,永遠有人在等著你回來,幫你卸下厚重的鎧甲,在傾聽和吐槽中,為這一天的忙碌畫上句號,家因此不再是鋼筋水泥的構筑物,而是一處心靈的港灣。對于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講,家的概念既樸實而又厚重:社會學家說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婚姻學家說家是風雨相依的兩人世界;心理學家說家是家人心靈撫慰的情感之地;哲學家說家是家庭成員快樂的精神樂園。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是我們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撫慰疲累心靈的歸處。家更是一本記錄了我們每個人記憶的書卷,家見證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默默看著我們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臨池學書到長大成人。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愈童年?!?這是我在讀完今村夏子的《星之子》之后回味了很久的句子,那些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總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拿出來反復回味,聊以慰藉心靈的湯藥。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就說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我們對一件事物做出決定時,面對各種選項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衡量好與壞的標準在于自身看問題的角度。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在權衡利弊后作出選擇,就好比當你在注冊一個APP新賬號時你有認真讀過平臺某個角落里的《用戶使用協議》嗎?當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為了到達目的地使用導航軟件時,導航軟件索要定位權限,你有遲疑嗎?當你為了省去注冊流程,接受各種一鍵登錄的設置時,你有想過自己的相關信息會因此泄露嗎?便利性和信息安全就像一個蹺蹺板的兩端,如何保證兩者平衡,在兼顧信息安全的同時又兼顧便利性?就目前來看,國家反詐APP和名目繁多的殺毒軟件雖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預防作用,從根本上講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
再次重溫伊坂幸太郎的《蹺蹺板妖怪》后,回望我的2022年,每天兩點一線,生活與工作就像我這個蹺蹺板支點的兩端,往返于公司和家之間,卻也樂此不疲。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是成長的動力;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成長的調味劑。
2022年,在工作和生活中雖有不順、有遺憾但也有收獲,這些終究已經隨著跨年鐘聲的響起成為了過去式。展望2023年,我想對自己說:要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盡全力去與眾不同,當下如果不能通過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以后就得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應付生活中的不如意。古語云:“聽天命,盡人事”,在某個年紀之前,是可以靠透支健康、小聰明和老天給予的些許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后真正能讓自己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希望所有的不幸都和每一年的最后一天一樣有盡頭,過完就能翻篇。加油!2023,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我已整裝待發!